秦不收魏不管的拼音、解释、组词
秦不收魏不管的简介:
qín bù shōu wèi bù guǎn
1.比喻受冷落无人过问。
1.比喻受冷落无人过问。
- AI解释
《秦不收魏不管》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其中“秦”指的是秦国,“魏”指的是魏国。这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双方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主动介入或承担责任的情况。
详细解释: - 秦:指战国时期的秦国,后成为统一六国的秦朝。 - 魏:同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河南、山西一带。 - 不收:这里的意思是“不接纳”、“不接受”,引申为“不管”。 - “魏不管”指的是魏国本身的态度或行为。
这句话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双方都持观望态度而不采取行动的情形。在历史背景下,这可能意味着两国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对立或者矛盾冲突,但彼此都不愿意直接干预对方事务,而选择袖手旁观的状态。
造句: 1. 由于两边的国家都只考虑自身利益,导致《秦不收魏不管》的局面,最终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2. 在这次商业合作中,两个公司之间出现了《秦不收魏不管》的情况,谁都不愿意先迈出第一步。 3. 面对环境问题,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秦不收魏不管》的态度,导致污染情况更加严重。 4. 两家竞争者在谈判过程中都保持谨慎态度,出现了《秦不收魏不管》的现象,使合作进展缓慢。 5. 对于如何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居民和管理层都不愿主动承担责任,形成了《秦不收魏不管》的局面。
分词解释
秦
qí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2 中国朝代名:~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3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收
shōu
1 接到,接受:~发。~信。~支。~讫。~益。2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割。~成。麦~。4 招回:~兵。~港。5 聚,合拢:~容。~理。~集。6 结束:~尾。~煞。~盘。7 逮捕,拘押:~捕。~监。~押。~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束。~心。~伏(亦作“收服”)。
魏
wèi
1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3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4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5 姓。
管
guǎn
1 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2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3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4 负责,经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