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液的拼音、解释、组词

蜡液的简介:

là/zhà yè
1.烛蜡的熔液。

  • AI解释

词语“蜡液”是描述一种状态或物质形态,通常指的是处于液态的蜡。在不同的情境下,“蜡液”的概念可能有细微差别。

  1. 物理状态:指固态蜡受热后变成流动性较大的液体。
  2. 用途:常用于制造蜡烛、润滑剂等。
  3. 特性:具有一定的熔点,在温度变化时会从固体转变成液体,同时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易于造型的特点。

造句

  1. 制作蜡像的过程中需要将蜡加热到液态,然后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
  2. 这种润滑油里添加了微量的蜡液,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润滑效果。
  3. 烧掉一根燃着的蜡烛时,可以看到液化的蜡滴沿着烛芯慢慢上升。
  4.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常用热塑性的蜡液来塑造独特的雕塑作品。
  5. 使用蜡液作为导电材料可以应用于某些特殊的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

分词解释

1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石~。蜂~。~版。~笔。~疗。~染。~人。~纸。~烛。~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丸。

1 能流动、有一定体积而没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体。~汁。~晶。~态。血~。精~。溶~。津~。2 澄清:“凡为弓,冬析干而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