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32-92)的拼音、解释、组词

班固(32-92)的简介:

bān gù (32-92)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 AI解释

关于“班固”这个词汇,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东汉初年,是西汉时期著名学者班彪之子,被封为平陵侯。

详细解释:

  1. 生平简介:班固出生于公元32年,卒于92年,一生致力于历史著作《汉书》的编撰工作。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还精通文学,在诗歌、辞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2. 主要贡献

  3. 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全书共100卷,是对西汉历史的完整记录和总结。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史学名著之一(另三部是《史记》、《后汉书》、《三国志》)。
  4.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等,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5. 历史影响:班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文化状况,同时也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他所编撰的《汉书》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成为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5个使用“班固”的造句:

  1. 古人云:“史学乃一门严肃的工作”,这便是如班固这样的史学家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

  2. 班固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家风也很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

  3. 《汉书》的作者班固对西汉历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4.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像班固这样的人物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研究的道路。

  5. 班固不仅著有《汉书》,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辞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分词解释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