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贼臣的简介:

zéi chén
1.奸臣;乱臣。 2.对敌寇之臣的贬称。

  • AI解释

词语《贼臣》指的是那些危害国家、背叛君主或破坏国家利益的官员。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道德和政治色彩,用以谴责那些不忠不义的行为。在古代中国文学中,“贼臣”多用来形容那些心怀叵测、私欲膨胀、不顾百姓疾苦的高官。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官员被期望能够忠诚于君主和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如果有人滥用权力,为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公共利益或背叛君主,则会被视为“贼臣”。
  • 道德与政治意义:“贼臣”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对行为的描述,它还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即这种行为是不道德、不忠于国家和人民的表现。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此来警示官员应保持忠诚与清廉。

造句

  1. 朝廷内部竟然有如此之多贼臣,真是令人担忧!
  2. 如果任由这些贼臣继续在朝堂上横行霸道,恐怕国将不国了。
  3. 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故事,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贼臣的丑恶嘴脸。
  4. 只有铲除了所有贼臣,才能让国家恢复往日的辉煌!
  5. 作为公职人员,我们应该以此为鉴,避免成为社会舆论口中的“贼臣”。

请注意,“贼臣”一词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较少,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讨论场景中。它属于带有强烈历史色彩和道德评判色彩的专业术语。

分词解释

zéi

1 偷东西的人,盗匪:~人。盗~。~赃。~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民~。工~。~寇。蟊~。3 害,伤害:戕~。“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4 邪的,不正派的:~心不死。5 狡猾:~溜溜。6 副词,很:~冷。~亮。~横(hèng )。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