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娘的拼音、解释、组词

豆娘的简介:

dòu niáng
1.古代端午节用的一种饰物。用艾﹑蒲或以缯绡剪制而成,用以辟邪。 2.昆虫名。又名豆娘子﹑灯心蜻蜓。形状比蜻蜓略小,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吃小虫。

  • AI解释

豆娘》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名称,出自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作品。戴望舒在1928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中就写有此作,这是一首富有象征意味和意象美的诗歌,通过对“豆娘”这一自然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爱情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过往生活的怀念。

详细解释

豆娘:在戴望舒的这首诗中,“豆娘”被赋予了特定的形象和寓意。这里的“豆娘”并非指真正的昆虫,而是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来寄托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象征物。它可能代表了一个逝去的爱情故事中的女子形象,也可能代表着一种纯洁而脆弱的美好事物。

5个造句

  1. 戴望舒的《豆娘》中,“豆娘”如同一首美丽的恋歌,表达了他对旧日恋情的深深怀念。
  2. 阅读戴望舒的《豆娘》,仿佛走进了一幅细腻的水墨画,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空间。
  3. 诗人通过对“豆娘”的描绘,用其脆弱而美好的形象隐喻了爱情中既美好又易逝的情感体验。
  4. 豆娘》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经典之作。
  5. 在阅读戴望舒的诗歌时,《豆娘》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豆娘》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dòu

1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科。~子。~荚(豆角儿)。~浆。~绿。煮~燃萁。目光如~。2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儿。3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4 姓。

niáng

1 母亲:~亲。~家。爹~。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子。姑~。娇~。新~。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