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选吏的简介:

xuǎn lì
1.选择贤能者为吏。 2.指经过挑选的贤吏﹑能吏。

  • AI解释

词语“选吏”是指选择或选拔官吏,即在官员中进行挑选和任命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吏”的含义较广,不仅指文职官员,也包括一些政务人员或办事员。

详细解释:

  • 选: 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来挑选、甄别。
  • 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泛指各种级别的公务人员。

选吏”通常是指朝廷或者地方政府部门依照相关法规,对官员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选拔贤能、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造句:

  1. 自从改革科举制度以来,朝廷更加注重通过考试来选吏
  2.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新任领导决定实施严格的选吏程序。
  3. 在古代社会,“选吏”往往意味着被选拔的人拥有较高的声望和社会地位。
  4. 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经过多方考量才能进行选吏工作。
  5. 每次选吏公告发布后都会吸引很多人才报名参加。

分词解释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