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简介: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 qiān lǐ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 AI解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一句古语,出自三国时期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原文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被广泛用来比喻虽然人已衰老,但仍怀有远大志向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中,“老骥”指的是年迈的骏马,“伏枥”意味着老马依靠着马槽站立或静止不动,而“千里”则象征着远大的目标。
详细解释
- 老骥:比喻年老但仍保持强大体魄和精神的老马。
- 伏枥:意思是老马停在马厩的槽边,暗示老马已经失去奔跑的能力,但依然心存志向。
- 志在千里:表示虽然身体不再如年轻时那样强壮,但在内心深处仍然有着追求更远大目标的决心和渴望。
造句
- 尽管李爷爷年过八旬,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散步十里路,就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样。
- 虽然她已经退休多年,但她对于音乐的热情并未减退,正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她仍然希望能够去世界不同的地方演出。
- 他从不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努力。
-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我们仍需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生命最后的旅程中留下辉煌的足迹。
- 老王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是他精神的真实写照。
分词解释
老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伏
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志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
在
zài
1 存,居:存~。健~。青春长~。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千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