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族的简介:
páng/bàng zú
1.邻近的部族。
1.邻近的部族。
- AI解释
《旁族》通常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广泛使用的含义。不过,根据“旁”和“族”的字面意义,“旁族”可能被理解为“非直接血缘关系的群体”,或者特指某些族群、少数民族等。为了更贴近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假设一个较为宽泛的解释:指与某一特定族群并存或共处但非同源的另一群体。
详细解释: 1. 旁族(假定义):一种用来描述那些虽然与某民族有地域相近或文化相似之处,但在血缘、语言或者宗教上没有直接联系的一个或多个群体。 2. 在中国语境下,“旁族”可能指的是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这类族群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造句: 1. 中国的多元文化中包含了56个民族,他们和谐共存,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的“旁族”文化。 2. 尽管与主要民族有地理上的邻近,但这些“旁族”保留了自己的独特习俗和信仰。 3.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应当注意到不同“旁族”的贡献与影响。 4. 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旁族”问题的妥善解决至关重要。 5.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所有民族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主流还是“旁族”。
请注意,以上为根据假设进行的解释和造句,并非基于实际存在的术语。在正式或学术讨论中,建议使用更加明确和规范的语言表述相关概念。
分词解释
旁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