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尽的拼音、解释、组词
漏尽的简介:
lòu jìn/jǐn
①漏刻已尽。指夜深或天将破晓: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②佛教用语。佛教称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①漏刻已尽。指夜深或天将破晓: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②佛教用语。佛教称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漏刻的水将滴尽。比喻天将破晓。如:「漏尽更残,怎奈得愁颜对月,抱影无眠。」
2. 比喻老年、晚年、垂暮之年。《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3. 佛教称修行人断尽烦恼的境界。
《漏尽》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它可能是指佛教用语中的一种说法。在汉语中,“漏”常用来比喻修行或修行过程中需要清除的各种障碍、烦恼等;“尽”的意思则是完全去掉或者彻底排除。“漏尽”一词通常在佛教的语境下使用,意指修行者已经将所有的烦恼和欲望彻底消除,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圆满状态。
在佛教中,“漏”是指导致轮回转生的各种欲望、烦恼和习气。当一个修行者通过种种法门(如禅定、智慧等)逐渐地清除这些“漏”,最终达到没有漏的状态时,就称为“漏尽”。这个过程象征着从生死轮回中彻底解脱。
造句如下:
- 他经过多年的苦修,终于做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达到了佛法所说的“漏尽”之境。
- 在《坛经》里,达摩大师教导弟子们要断除一切妄想分别和烦恼的根源,以期达到“漏尽”的境界。
- 菩萨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无数次轮回中修习智慧与慈悲,最终实现了大乘佛教所说的“漏尽”解脱。
- 佛学强调,“漏尽”是修行者通往涅槃之路的关键所在。它代表了心灵上的彻底净化和升华。
- 在一些禅宗的绘画作品中,常常会描绘出一个形象生动、象征着“漏尽”的情景或状态,用来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请注意,《漏尽》在日常语言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是基于其佛教含义进行的扩展。如果是在其他语境下出现这个词,则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分词解释
漏
lòu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尽
jìn,jǐn
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