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把节的简介:

huǒ bǎ/bà jié
彝、白、傈僳、纳西、拉祜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人们举行斗牛、赛马、摔跤等各种娱乐活动,夜里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

  • AI解释

火把节》,又称为“星回节”,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这一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持续多日,以庆祝农业丰收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为主要内容。

火把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最为著名的活动就是夜晚燃起巨大的火堆,在星光下绕着火堆跳舞。此外,人们还会制作精美的面具、装饰自己的房屋,并且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和比赛,比如斗牛、赛马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造句

  1. 每年夏天,在云南的彝族村寨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庆祝活动。
  2. 火把节上,村民们会围坐在巨大的篝火旁,分享一年来的收获与快乐。
  3. 虽然今年因为疫情无法举办大规模聚会,但村里还是组织了小型的在线火把节庆祝方式。
  4. 传统民族舞蹈在夜幕下的火光中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在火把节上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火把节期间,除了传统的篝火晚会外,还有各种比赛和游戏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分词解释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bǎ,bà

1 拿,抓住:~酒(拿着酒杯)。~玩(拿着赏玩)。2 控制,掌握:~握。~舵。3 看守:~守。~门儿。4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5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儿。6 专权,一手独揽:~持大权。7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尿。8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他怎么样。9 量词。10 结盟:拜~子。~兄弟。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