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的拼音、解释、组词

漱玉的简介:

shù yù
1.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语本晋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泉水倾泻在石头上的声音非常清脆,有如敲击玉石。唐.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诗:「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唐.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诗:「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漱玉》一词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漱玉"是其自题在她的住所的一块石碑上的名字。这个称号寓意着她如清澈流水般纯净、灵动的文字风格和生活态度。

详细解释

  1. 出处: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又称漱玉居士或漱玉夫人。她是宋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

  2. 含义:“漱玉”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李清照对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一种自喻。这表明她像清水洗玉那样纯洁和美丽。

  3. 艺术风格:以“漱玉”的意象来隐喻她的诗词作品具有清澈、纯净的特点,既反映了她作品中常见的清新脱俗之风,也体现了她个人品德的高洁。

造句

  1. 李清照自号“漱玉”,其诗文如同清水洗过的白玉般晶莹剔透。
  2. 漱玉居士的作品被誉为宋代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她的笔触如清澈之水,滋润着读者的心灵。
  3.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读一读李清照的“漱玉词”,便仿佛能听到溪流的声音,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净化。
  4. 作为一位诗人,“漱玉”不仅是李清照的名字,更是她一生追求精神纯洁、文学创作高雅的艺术符号。
  5.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后世文坛上,“漱玉”都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代表了纯净之美和艺术的高尚境界。

分词解释

shù

1 含水荡洗口腔:~口。洗~。盥~(洗手或漱口)。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