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议郎的简介:

yì láng/làng
1.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 AI解释

议郎》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用于汉代。它是一种较低级别的官员职位,在东汉时期尤为常见。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中,议郎主要负责给皇帝提供政见建议,并且参与一些重要的政治会议或决策过程。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其中“议”字表明了这种官职的主要职责是议论、谏言;而“郎”则表示这是一种官员的称谓。
  • 职能与地位议郎属于散参议性质,通常没有固定的行政职务或分管的具体事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朝政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皇帝更好地决策。在汉代,这种官职通常是用来提拔有才能但还未担任更重要职位的人的途径之一。

造句

  1. 历史记载中提到的:“太史令见议郎王密进谏之事,心中暗自赞叹。”
  2. 文学作品中的引用:“张衡在议郎之位上尽忠职守,经常向皇帝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3. 现代文的比喻使用:“他在许多场合都扮演着类似汉朝议郎的角色——为公司高层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4. 戏剧中的角色设定:“在这部历史剧中,刘秀身边的谋士王密被塑造成了一个智慧如议郎的形象,经常给主公提出宝贵的建议。”
  5. 学术研究中引用:“《汉书》中记载了多位在议郎位上尽职尽责的官员,他们的事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例子展示了“议郎”一词不仅可以用在其原始的历史语境中,也可以用于现代文学创作、戏剧或学术讨论等不同场合。

分词解释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