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头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省头草的简介:

shěng/xǐng tóu/tou cǎo
1.兰草的别名。

  • AI解释

词语“省头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可能是指特定地区的方言或者是一种比喻性表达。根据已有的资料,“省头草”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或广泛认可的意义定义。不过,结合其字面意义以及一些民间说法,可以尝试推断出一种解释。

解释

  1. 字面意义:从“省头草”的字面上来看,“省”在这里可能有简化、去掉的意思,“头”是头部的意象,“草”则是植物。因此,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能够简化、去除繁杂事物的方法或手段。

  2. 民间说法:“省头草”可能是地方上的一个俗语或者是对某种药用植物的称呼,用于形容这类植物在使用时可以有效去除或者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步骤。

造句

  1. 为了使设计更加简洁明了,设计师决定采用“省头草”的思路来精简设计方案。
  2. 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省头草”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谓的环节。
  3. 省头草”在农村地区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有效去除杂乱、简化工作流程的方法。
  4.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省头草”式的工作方法使得团队的整体表现有了显著提升。
  5. 省头草”的理念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找到关键点,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

请注意,以上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对“省头草”可能含义的推测,因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没有广泛认可的意义。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或具体的应用场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者背景信息。

分词解释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