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繻关的拼音、解释、组词

弃繻关的简介:

qì rú guān
1.汉终军入潼关,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潼关。

  • AI解释

弃繻关》,这是一个历史典故,与西汉时期名将李广有关。"弃繻"在古代是指士兵或官员将公家财物寄放在城门或关卡的行为。而在李广的故事中,他并非实际进行了“弃繻”,而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法令的尊重而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这个典故主要体现了李广对于国家法律和规定的一贯遵循,以及他对待百姓、甚至敌人的宽厚仁慈。

详细解释

  • 背景:据《汉书·李广传》记载,有一名士兵在守边时私自动用了国库中的繻(一种用作凭证的丝帛),将之带回了家。后来这位士兵被抓到后,被问及为何带回织物,他承认这是从战场上捡来的,并解释说当时战况紧急,自己来不及向上司请示。
  • 李广的行为:李广听闻此事后,便派人去取回了繻,并且亲自将之归还给了主人。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法律的尊重以及公正无私的原则。
  • 影响与象征意义:“弃繻关”后来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对待公共事务极其认真负责、遵守规章制度精神的一种象征。

造句

  1. 李广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士兵,也通过“弃繻关”的典故,在后世被传颂为恪守职责的典范。
  2. 在现代社会中,“弃繻关”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尽管李广并未真正执行过“弃繻”,但这个故事却深刻地影响了无数后来者,提醒人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
  4. 对于那些试图在工作中简化流程、忽视规则的人来说,“弃繻关”的故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5. 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鼓励并学习李广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就如同“弃繻”一般保持诚实和公正。

分词解释

1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