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下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形而下学的简介:
xíng ér xià xué
1.旧指自然科学。参见"形而上学"。
1.旧指自然科学。参见"形而上学"。
- AI解释
《形而下学》这一术语源自西方哲学,特指研究实在的具体事物、物质世界或现象界的学问。与之相对的是“形而上学”,后者探讨抽象的概念和超越物质存在的范畴。
在汉语语境中,“形而下学”被引入并用以描述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强调其关注的是具体可感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现象。
详细解释
- 定义:“形而下学”指的是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的具体研究。这包括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经济学)以及部分人文科学领域。
- 特征:这类学科主要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过程,而不是探讨背后的抽象原理或终极真理。
造句
- 大学生小李选择了物理专业,他希望在形而下学的研究中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 社会学家张教授致力于对现代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他的研究属于典型的形而下学问。
- 学校开设了生物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机制,这是形而下学的具体体现。
-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主要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这是一种典型地应用形而下学的方法。
- 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化学反应过程和物质变化规律,这种教学内容属于典型的形而下学习领域。
分词解释
形
xíng
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4 对照,比较:相~见绌。5 状况,地势:~势。6 古同“ 型 ”,模子。7 古同“ 刑 ”,刑罚。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