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仗的拼音、解释、组词

御仗的简介:

yù zhàng
1.官名。 2.帝王的仪仗。 3.帝王禁卫所用之棍杖。

  • AI解释

词语“御仗”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指的是皇帝出行时伴随的一种仪仗队列。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御”,表示与帝王有关;“仗”,则是武器或仪仗的意思。因此,“御仗”在历史文献中多用来描述为皇家服务的仪仗队伍或是用于宫廷仪式中的仪仗器械和侍卫。

详细解释

  1. 定义:指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使用的仪仗队或者仪仗器械。
  2. 功能: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皇权、增强威严,同时也起到护卫作用。
  3. 构成:一般包括各种兵器、旗帜、伞盖等象征尊贵的物品。有时还包括一些表演性质的舞蹈或乐舞。

造句

  1. 在古代,皇帝出行时往往会有专门的御仗跟随,用以显示其地位和威严。
  2. 御仗中的士兵们身穿华丽的盔甲,手持长矛,为皇家的巡游保驾护航。
  3. 每当皇帝举办重要的典礼活动,都会精心布置御仗队伍,增添庄重感。
  4. 历史记载中提到,许多著名的战争将领也曾经是宫廷里御仗的一员。
  5.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描绘古代皇室出行时的盛大场面和御仗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御仗”这一词汇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

zhàng

1 兵器:仪~。明火执~。2 拿着兵器:~剑。3 战争:打~。胜~。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