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的胜利的拼音、解释、组词
庶民的胜利的简介:
shù mín de shèng lì
1918年11月李大钊的著名演说。载于《新青年》。文章将欧战的结束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当时的革命浪潮联系起来考察,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世界历史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1918年11月李大钊的著名演说。载于《新青年》。文章将欧战的结束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当时的革命浪潮联系起来考察,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世界历史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 AI解释
词语“庶民的胜利”出自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所撰写的同名文章,该文发表于1918年12月30日的《新青年》杂志。这篇文章是对十月革命的一次阐述和赞扬,强调了无产阶级推翻旧政权、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此语境中,“庶民”指的是普通民众或劳动者。
详细解释
“庶民的胜利”主要指通过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颠覆以及社会主义新秩序的建立。李大钊认为这一胜利不仅代表了普通人民的利益,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进步,预示着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的到来。
造句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庶民的胜利”理念,强调的是通过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实现社会正义和进步。
- 我们今天纪念李大钊的文章《庶民的胜利》,是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价值。
- 在全球化背景下,“庶民的胜利”这一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研究“庶民的胜利”的历史背景,对于了解中国革命历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应用“庶民的胜利”这一概念,帮助更好地把握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分词解释
庶
shù
1 众多:~务。~物。~绩。富~。2 平民,百姓:~民。~人。黎~。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竭驽钝,攘除奸凶”。~免于难。~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乎可行。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的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胜
shèng
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2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3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利
lì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