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待罪的简介:

dài/dāi zuì
①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无功窃宠,待罪河东。②等待惩处:免冠徒跣待罪。

  • AI解释

待罪》的详细解释

待罪”一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主要用来表示一个人虽然没有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假定有罪、处于受罚状态或等待审判的状态。这种用法常出现在官员犯错后自谦的说法中。“待罪”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在现代汉语里,“待罪”多用于形容人在某一岗位上,感到自己不称职或者存在潜在问题而自我反省的情况。

在古代,当官吏受到朝廷的处分或因某种原因被怀疑时,往往会自称“待罪”,以表达自己处于受罚的状态。这一用法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传统和官员自省意识。

造句

  1. 他虽然没有犯罪,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未严格遵守规定,只能暂时待罪处理。

  2. 自从那次失误后,张经理就一直待罪在岗,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谨慎。

  3. 这次项目出了差错,我们部门的领导也自称为“待罪之身”,以示承担责任的态度。

  4. 小李因为最近的工作表现不佳而被公司内部调查,这段时间他只能待罪反省了。

  5. 新入职的小王因对工作还不熟悉而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经常称自己为“待罪新人”。

分词解释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