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的拼音、解释、组词
宁王的简介:
níng/nìng wáng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干《尚书正读》。 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 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干《尚书正读》。 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 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
- AI解释
在中文历史和文学中,“宁王”通常指的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封号,尤其特指朱宸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7子宁献王朱权之孙,在其祖父死后继承了宁王的位置。后来他发动叛乱,被平定后被处死,因此“宁王”在很多情况下带有历史人物的具体指向。
详细解释
- 身份背景:“宁王”是明朝的一种封号,主要由皇族成员担任。
- 特定案例:最著名的宁王当属朱宸濠(1429年—1471年),他是明成祖朱棣的三子朱权的后人。他在永乐年间因罪被降为庶人,但后来恢复封号,并成为江西王府的实际统治者。
- 历史事件: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发动叛乱,企图夺取皇位,最终在朝廷派兵平定后,他和他的支持者被捕并被处决。这次叛乱对明朝造成了巨大影响。
造句
- 历史学者经常提到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 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中详细描述了宁王朱宸濠的性格和他发起叛乱的原因。
-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宁王朱宸濠是少数敢于反抗中央权威的人物之一。
- 尽管历史上的宁王以叛逆者著称,但其文化贡献也不容忽视。
- 研究宁王及其时代的学者们通常会关注他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失败的原因。
请注意,“宁王”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于日常用语,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在历史、文学作品中或者作为专有名词来使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