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节卑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屈节卑体的简介:

qū jié bēi tǐ
屈节:折节;卑:低。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

  • AI解释

词语“屈节卑体”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含义较为具体,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不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尊严、降低自己的身份或者行为举止过于卑躬屈膝。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详细解释:

  • 屈节:指违背本心或意愿去做某事。
  • 卑体:指的是降低自身的姿态,即行为举止显得谦卑低下。

综合来看,“屈节卑体”是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出不符合自己身份或者道德标准的行为。这种做法往往被认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造句:

  1. 在这次会议上,小张为了能够达成合作,不得不屈节卑体地去迎合对方的一些要求。
  2. 这个职位很重要,但我不会因为想要保住工作而屈节卑体,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3. 尽管她知道这样做有违她的职业道德,但她还是选择屈节卑体,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4.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从未屈节卑体,因此在职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尊重。
  5. 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也坚决不屈节卑体,始终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以上句子中的例子展示了一些人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可能面临的抉择,以及对“屈节卑体”这一行为的评价。

分词解释

1 使弯曲,与“伸”相对:~曲(qū)。~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2 低头,降服:~服。~从。威武不~。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4 理亏:~心(亏心,昧心)。理~词穷。5 姓。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bēi

1 低下,低劣:~鄙。~下。~劣。~微。~怯。~恭。地势~湿。~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2 古同“俾”,使。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