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郊门的简介:

jiāo mén
1.犹郊关。

  • AI解释

词语“郊门”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城外的门,是城墙或堡垒对外的出入口之一。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关于城市防御和交通的描述中,强调了城与乡村之间的界限。

详细解释

  1. 地理位置:通常指设于城门外侧、连接城内外道路的地方。
  2. 功能:不仅是居民进出城的门户,也是军事防御的重要环节之一。
  3. 文化意义: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常以“郊门”来象征离别或归乡的情感。

造句

  1. 春暖花开时节,他漫步至郊门外,只见绿草如茵,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 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有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城”可理解为“郊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下的城市景象的感慨。
  3. 在古代,为了防止外来入侵和盗贼进入,各地会严格管理郊门的出入,并设立相应的守卫制度。
  4. 他常常在郊门外散步思考问题,那里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使他的思绪更加清晰。
  5. 明朝时期,许多城池都在郊门外设置瞭望塔和炮台作为防御措施,以确保国家安全。

这些例子展示了“郊门”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jiāo

城外:~区。~外。~游。~野。荒~。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