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密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俄密约的简介:
zhōnɡ é mì yuē
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名,引诱清政府订立的密约。1896年在莫斯科签订。主要内容为:日本如侵犯俄国或中国、朝鲜时,中俄共同出兵互相援助;开战时,俄国军舰可驶入中国所有口岸;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从此沙俄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东北地区。
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名,引诱清政府订立的密约。1896年在莫斯科签订。主要内容为:日本如侵犯俄国或中国、朝鲜时,中俄共同出兵互相援助;开战时,俄国军舰可驶入中国所有口岸;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从此沙俄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东北地区。
- AI解释
《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1864年9月24日,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一个条约。该条约通过秘密协定的方式划分了中国和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并涉及了外蒙古的部分领土问题。《中俄密约》的内容主要在于确定两国边界线,但其条款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产生了重要影响。
详细解释
- 背景:19世纪中后期,沙俄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占了中国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 内容:条约将伊犁以西、北疆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俄国。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同意放弃对蒙古部分地区的主权要求,并承认沙俄对该地区的控制权。然而,条约并未正式宣布外蒙古独立或归还清朝。
- 影响:该条约是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秘密签订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后来引发了清廷内部及一些地方官员和民众的不满与抗议。
造句
- “在《中俄密约》签署后不久,许多学者开始质疑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影响。”
- “《中俄密约》中的边界划分对今日中亚地区的国界设置有深远影响。”
- “尽管《中俄密约》引发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和争议,但它仍然被视为清朝政府与沙俄之间的一个重要历史文件。”
- “通过对《中俄密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19世纪末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中俄密约》不仅影响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领土范围和主权,也成为了研究近代中国外交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请注意,《中俄密约》的签订对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及领土完整造成了重大影响,也是后来一系列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重要背景。
分词解释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俄
é
短时间:~尔。~然。~顷。
密
mì
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2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诏。~旨。~探。4 精致,细致:精~。细~。致~。~实(细密结实)。5 姓。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