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司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司马的简介:
liǎng sī mǎ
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代称之为“文章西汉两司马”。
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代称之为“文章西汉两司马”。
- AI解释
《两司马》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时期的司马光。两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
-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诗人。他的作品以《子虚赋》、《上林赋》等为著名,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造句
- 这两篇文章分别展现了司马相如与司马光的文学及思想之高深,堪称典范。
- 研究古代历史时,我常对照参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了解更加全面的历史视角。
- 司马相如的辞赋语言华丽且富有文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而司马光则以其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史学成就闻名于世。
- 从小我便被教育要学习两司马的精神,既要有司马相如般的才华横溢,也要有司马光般严谨求实的态度。
-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两司马》的事迹与贡献,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精神。
分词解释
两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司
sī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