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劳永逸的拼音、解释、组词
暂劳永逸的简介:
犹一劳永逸。指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一劳永逸」。见「一劳永逸」条。
2. 此处所列为「一劳永逸」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疏〉(据《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引)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1>,不????费2>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卢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乌孙,侵公主,乃发五将之师十五万骑猎其南,而长罗侯以乌孙五万骑震其西,皆至质而还。时鲜有所获,徒奋扬威武,明汉兵若雷风耳。虽空行空反,尚诛两将军。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费:短时间的花费、费心。????,音ㄓㄢˋ,同「暂」。
3. 此处所列为「一劳永逸」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汉哀帝建平年间,匈奴首领单于上书,表示愿意向汉朝进见、进贡。当时正好哀帝有病在身,有些大臣们就说,以前在宣帝、元帝时,单于进见,国家就发生了变故。皇上陷于两难,与公卿们研商后,决定不允许匈奴进见。这时,扬雄上书谏言,内容是说:单于上书请求进见,而国家却不允许,与匈奴之间的仇怨就会从此开始。因而列举了秦朝以来对于匈奴问题的处理,总是花费了许多心力、财力和物力,才得以解决。并不是前朝乐于花费大量的资源,去和匈奴周旋,而是因为如果不经过一次的劳苦,就无法得到安逸;不花费短暂的财力、物力,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宁。而匈奴一直是中国历来最大的问题,前朝一向很重视,所以现在也不应该轻视。既然匈奴愿意进见,就不应当拒绝,才能在祸乱发生之前,给予适当的处理,以遏阻边境战乱的发生。后来「一劳永逸」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经过一次的劳苦,就能获得永久的安逸。
1. 付出一时的劳苦,换取长久的安逸。《文选.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晋.司马孚〈造沁口石门表〉:「经国之谋,暂劳永逸。」
词语详解
暂劳永逸(zàn láo yǒng y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暂时辛苦劳累,但长远来看可以得到永久的安宁和舒适。它的核心在于强调短期的努力与长期的好处之间的关系。
该词常用于形容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或代价来解决一个问题或改善状况,从而获得长久的利益。这里的“劳”指的是努力、付出,“逸”指的是安逸、轻松的状态。
造句
-
公司为了推广新产品,决定暂时减少其他项目的人力投入,在短时间内加班加点地完成这项任务。这样做虽然短期内会使员工感到劳累,但长远来看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和更好的市场地位,实现“暂劳永逸”的效果。
-
他决定在大学期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尽管这会暂时牺牲一些娱乐时间,但是从长远看可以增强他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网络,达到“暂劳永逸”的目标。
-
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经理提议进行一次全面的流程优化改造。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带来长期的利益,实现“暂劳永逸”。
-
张教授决定利用假期时间整理自己的科研资料,虽然这段时间内无法享受休息的乐趣,但相信这样做会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暂劳永逸”的目的。
-
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层计划削减一些非关键的开支项目,并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尽管短期内这些决策可能会让员工感到不安或不满,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真正的“暂劳永逸”。
分词解释
zàn
1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2 猝然。3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yǒng
1 水流长:“江之~矣”。2 久远:~远。~生。隽~。~昼(长昼)。~年(a.整年;b.长寿)。~诀。~志不忘。~垂不朽。3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yì
1 跑,逃跑,逃~。奔~。2 散失:~散。~史。~事。~闻。3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4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5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6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