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1899-1967)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立三(1899-1967)的简介:

lǐ lì sān (1899-196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同刘少奇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30年作为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和红军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同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年底赴苏联学习。194

  • AI解释

《李立三(1899-1967)》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出生于1899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投身革命事业。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等重要的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还曾担任过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并组织成立了新四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45年,李立三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但他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撤销中共党籍、开除党内外一切职务。然而,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对“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和实事求是原则的推行,1980年李立三同志恢复了党籍。

以下五个句子作为造句:

  1.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期间,李立三曾担任总指挥一职,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李立三担任过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并成功组建了新四军。
  4.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李立三在1945年被开除党籍;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他恢复了党籍。
  5.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分词解释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