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衣的简介:
míng yī/yì
1.古人在斋戒期间沐浴后所穿的干净内衣。 2.古代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 3.神明之衣。
1.古人在斋戒期间沐浴后所穿的干净内衣。 2.古代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 3.神明之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斋戒时,浴后所穿的衣服。《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2. 丧衣,死者殓前所穿的内衣。《仪礼.士丧礼》:「明衣裳用布,????笄用桑,长四寸纋中。」
3. 神明之衣。《穆天子传》卷六:「昧爽,天子使嬖人赠田文锦明衣九领。」
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衣”作为一个固定词汇。不过,根据字面理解,“明衣”可能指的是明亮或光明的衣服、被单等物。“明”在此处通常表示“明亮”,而“衣”指衣物。这样的词组往往出现在古文中或是特定的文化语境里。
为了提供一个更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这里假设“明衣”在某种语境中是指一种象征性或特殊用途的服装或者覆盖物(如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光明之衣)。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由“明”表示明亮、光亮,“衣”指衣物两部分组成,综合来看,可以理解为“明亮的衣物”。
- 文化背景:“明衣”可能出现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在古代某些祭祀或仪式场合,用于象征光明、纯洁或是特定意义之物。
造句
- 在古代某次祭天大典上,穿着明衣的礼官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 随着夜幕降临,那件象征着光明的明衣在月光下更显神秘莫测。
- 神话传说中,仙女们常常穿着轻盈如云彩般的明衣,飘逸间带着无尽的光辉。
- 为了迎接新年,他特意准备了一套特别制作的明衣,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光明和好运。
- 在古老文献记载中,只有真正的圣者才能披上象征纯洁与智慧的明衣。
请注意,以上解释及造句基于对“明衣”可能的文化意义进行的一种推测,并非实际词汇的现代使用。如果是在特定语境或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建议进一步查证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衣
yī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