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臭的拼音、解释、组词

兰臭的简介:

lán chòu/xiù
1.《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谓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后因以"兰臭"指情投意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兰草的香味。语本《易经.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比喻朋友情意相投,气味相合。《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师生有情意,再缔丝萝;朋友各分张,难言兰臭。」也作「兰言」。

词语《兰臭》的解释

兰臭”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典籍,主要用来形容气味相投、志趣相同的人或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其中,“兰”通常比喻高洁、雅致的事物;“臭”,指的是气味。“兰臭”常被用作一种隐喻,表示某些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性或相通之处。

详细解释:

  1. 历史来源与典故:“兰臭”一词在古代文籍中多次出现,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原句为“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这里提到的“兰”和“菊”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高洁品格,用以比喻人物之间的志趣相投。

  2. 寓意与象征意义:“兰臭”一词不仅仅指的是气味上的相似性,更是指精神、情趣等方面的相近或相同。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艺术、文学等领域有着共同兴趣和追求的人们之间存在的一种默契感或者共鸣点。

  3. 使用场合:这一词语多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作者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赞赏及美好祝愿之情。也可以用在人际关系描写中,表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5个造句

  1. 自从他俩相遇以来,他们发现彼此在艺术追求上有着“兰臭”般的心有灵犀。
  2. 在这场文学晚会上,志同道合的诗人与音乐家们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共享着“兰臭”般的美妙时光。
  3. 两位画家虽然从未谋面,但他们的画作却显示出“兰臭”一般的和谐共存之感。
  4. 每当两人相聚时,总能发现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见解,就像是有着“兰臭”的知心朋友。
  5. 这个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就像是一对儿“兰臭”,让他们在工作中的效率大大提高。

分词解释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chòu,xiù

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味儿。~氧。恶~。2 香气:“左佩刀,右备容~,烨然若神人”。3 惹人厌恶的:~钱。~美。~架子。~名远扬。4 狠狠地:~骂一通。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