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夫的简介:

mín fū/fú
1.宫女入宫前所嫁的丈夫。 2.服公役的民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受公家役使而工作的人民。《三国演义》第六三回:「观民夫来来往往,搬砖运石,相助守城。」《儒林外史》第四○回:「因动支钱粮,雇齐民夫,萧云仙亲自指点百姓,在田傍开出许多沟渠来。」

2. 官婢未入宫为侍女前在民间所嫁的丈夫。《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丙吉》:「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唐.颜师古.注:「谓未为宫婢时,有旧夫见在俗间者。」

词语《民夫》的详细解释

民夫 - 定义:指被雇佣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多为临时性的工作。在古代和近现代的历史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因战争、工程建设等需要而征召或雇用的普通劳动者。 - 来源:“民”指的是民众,“夫”表示男性劳动者,合在一起泛指所有从事劳役工作的人员。 - 用途:通常用于军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筑城、修路、搬运物资等。在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很多时候都会征召民夫来完成大型的公共工程项目或战时需要。

造句

  1. 古代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民夫参与其中。
  2. 民夫们用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3. 面对洪水灾害,政府号召大量民夫来加固堤坝。
  4. 在古代战争中,民夫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之一。
  5. 为了修建铁路,许多民夫远离家乡,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民夫”这个词语。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