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1883-1944)的拼音、解释、组词

汪精卫(1883-1944)的简介:

wāng jīng wèi (1883-1944)
大汉奸。名兆铭,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广东番禺。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曾主编《民报》。1910年因谋炸清摄政王载沣被捕。1925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8年在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底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代主席、主席。后病死于日本。

  • AI解释

《汪精卫(1883-1944)》

汪精卫,全名汪兆铭,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革命者。他生于清末,在辛亥革命期间投身于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之中。作为革命党人,汪精卫积极参与了反满革命,并且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参与创建民国政府。

然而,他的历史形象因其后来的政治立场而复杂化。1926年4月,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后,逐渐转向亲日政策,并最终于1938年正式与日本帝国合作,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并成为傀儡政权的最高领导人之一。

尽管如此,汪精卫在早期革命生涯中的贡献仍然不可忽视。他参与了多次反清起义和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是国民党元老级的人物。然而,他的后来行为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谴责。

造句举例:

  1. 汪精卫早年参加革命,但其后期的政治立场备受争议。
  2. 历史学家在评价汪精卫时指出,他的复杂性体现在早期与晚期截然不同的政治身份上。
  3. 《汪精卫传》一书详尽地描绘了这位民国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思想转变过程。
  4. 学者们对汪精卫的历史贡献及其后的行为展开了深入讨论。
  5.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人们常常反思包括汪精卫在内的许多人物的不同面向。

分词解释

wāng

1 深广:~洋大海。2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地上~着水。~~(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3 量词,用于液体:一~水。4 姓。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