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运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运的简介:
mín yùn
1.民营运输。 2.民众运动。
1.民营运输。 2.民众运动。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民为追求自由、民权等而发起的运动。【例】近年来,极权国家在民运风潮的推动下,有逐步民主化的趋势。 △民主运动
1. 有关于人民生活的运输工作。如:「古时的民运,大多是靠人力运送的。」
2. 私营的运输业。
3. 民主运动的缩称。如:「近几年来,东欧民运接二连三的发生。」
关于“民运”这个词,需要具体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在中文中,“民运”一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式:
- 泛指:有时用于非正式场合或某些特定情境下,用来形容与民间运动、民众运动相关的事物。
- 政治敏感词汇:在中国大陆地区,“民运”通常被特指为“民主运动”,涉及要求政治变革、人权保障等内容的民间活动。这类用法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争议性,在官方媒体中较少使用。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分别从不同角度理解“民运”的含义:
- 泛指:近期学校组织了一场关于环保的民间运动——“校园绿行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 文化类活动:“市民文化节”是城市中的一个大型活动,邀请了各种文艺爱好者参与,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 历史事件:历史上,1989年的柏林墙倒塌被认为是东欧民运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 电影/书籍:《风雨同舟》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民间运动故事,体现了普通民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贡献。
- 学术讨论:学者们经常探讨“民运”背后的社会心理、历史背景等因素,为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请注意,“民运”这个词汇在官方或正式文件中使用时通常避免敏感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方式,请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运用。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运
yùn
1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2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3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5 南北距离:广~百里。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