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拼音、解释、组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简介:

wǔ yí shān zì rán bǎo hù qū/ōu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市和光泽、建阳两县间。以生物资源丰富著称。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亚热带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

  • AI解释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地理和生态术语,它指的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崇安县(现称武夷山市)的一片受保护的自然区域。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历史价值而著名。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部。
  • 地理特征:包括了险峻的岩壁、蜿蜒曲折的溪流以及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脉。这些景观不仅美丽壮观,而且是多种动植物生存的理想环境。
  • 生物多样性:这里栖息着众多珍稀物种,包括但不限于白鹇、金斑喙凤蝶等。同时,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
  • 文化历史价值:武夷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与道教文化和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

造句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家重要的生态宝库,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2. 每年春季,大批游客会前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赏花观景。
  3. 科学家们在进行动植物资源调查时经常选择去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4. 通过保护措施的实施,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维护。
  5.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观并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

bǎo

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3 负责:~证。~荐。~修。~险。确~。担~。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6 姓。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2 救助:~护。3 掩蔽,包庇:~短。庇~。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