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格制的简介:

gé zhì
1.格局体制。 2.亦作"格制"。指诗文的风格。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格制”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的组成是“格”和“制”,分别有各自的意思。“格”通常指标准、格式或规则;“制”则常用于表示制度、体制或者制造。将这两个词合并在一起使用,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标准、规范、制度或是制造的方式方法等。不过,“格制”这个词的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其具体含义,尤其是在古文中的用法或特殊语境下的特定意义。

考虑到“格制”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解释方向,可以将其理解为某种规范化的制度或者标准方式。为了更好地满足您的需求,以下提供了一些基于这一理解的造句:

  1. 企业内部有许多严格的格制来确保生产流程高效有序。
  2. 国家法律是社会行为的重要格制之一,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3.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需要遵循考官制定的格制答题,以保证评分公平公正。
  4.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制定了新的教育格制,以便更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5. 企业内部有一个清晰的晋升格制,员工可以根据这一制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请注意,由于“格制”作为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因此上述造句可能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进行构建。如果需要针对特定上下文或历史背景中的“格制”概念,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得准确解释和用法示例。

分词解释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