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棘皮动物的简介:

jí pí dòng wù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外皮一般具有石灰质的刺状突起,身体球形、星形或圆棒形,生活在海底,运动缓慢或不运动,如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呈星形、球形或圆棒形,外皮多具有石灰质的林状突起物。利用管足充水和排水产生的伸缩力量前进,并有吸盘能附在岩石上。以贝类、海藻、动物尸体等为食,多分布于温带浅海中。如海参、海星、海百合、海胆等。

1.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呈星形、球形或圆棒形,外皮多具有石灰质的棘状突起物。利用管足充水和排水产生的伸缩力量前进,并有吸盘能附在岩石上。以贝类、海藻、动物尸体等为食,多分布于温带浅海中。如海参、海星、海百合、海胆等。

《棘皮动物》是生物学中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echinus”,意为“刺”。这类动物在地球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形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棘皮动物主要包括海星、海胆、海参、蛇尾以及海百合等。

详细解释

  • 定义:棘皮动物是一大类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以身体表面覆盖的棘或刺为特征。
  • 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纲:海星纲、海胆纲(包括海百合)、蛇尾纲以及海参纲。
  • 特点:这类生物的身体通常具有五辐射对称性(某些成体可能不完全具备),身体表面常有棘或刺等防御机制。它们的消化系统结构独特,口部位于腹部位置,肛门则位于背部。
  • 生态功能: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它们不仅是食物链中的关键成员,还参与了沉积物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循环。

造句

  1. 科学家们在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棘皮动物,其形态与已知种类大相径庭。
  2. 海参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广受人们喜爱,在海洋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3. 在观察到蛇尾的繁殖过程时,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它们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4. 由于海胆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研究者们利用它作为指示物种来监测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5. 海星不仅因其美丽的外观而成为水族馆中的明星居民,还因为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分词解释

1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手(喻事情难办)。~刺。~针。2 针形的刺:~皮动物。3 古同“戟”,兵器。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