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梆子戏的简介:
bāng zǐ xì
1.梆子腔系统的各种戏剧。
1.梆子腔系统的各种戏剧。
- AI解释
《梆子戏》,又称“高调戏”或“硬调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个剧种,属于中国地方戏曲的一种。它以独特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和表演特点著称。梆子戏的得名来源于其代表性乐器——梆子,这种打击乐器在乐队中起到重要的伴奏作用,声音清脆有力,与其它乐音共同构成戏剧场景。
梆子戏的特点包括唱腔高亢激昂、节奏鲜明以及善于表现激烈情感和冲突场面等。它广泛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如陕西、山西等地,是中华戏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句
- 这出梆子戏《穆桂英挂帅》的演出非常吸引人,唱腔激昂有力。
- 在古老的戏台上,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为观众上演了一出扣人心弦的梆子戏。
- 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梆子声响起,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那些难忘的梆子戏之夜。
- 尽管现在流行音乐非常普及,但梆子戏依然在许多地区保持着它的传统魅力。
- 这部新创作的梆子戏剧目《西游记》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梆子戏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分词解释
梆
bāng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的敲门声。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