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四颠三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四颠三的简介:

dǎo sì diān sān
颠:颠倒。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混乱没有条理或神志不清、翻来覆去。金瓶梅˙第三十三回:来呵!到明日只弄的倒四颠三,一个黑沙也是不值。亦作颠三倒四。

1. 形容混乱没有条理或神志不清、翻来覆去。《金瓶梅》第三三回:「来呵!到明日只弄的倒四颠三,一个黑沙也是不值。」也作「颠三倒四」。

“倒四颠三”这四个字乍看之下可能有些陌生,实际上它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算术教育或童谣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倒四”是指将数字4反过来写,即变成了6(因为6和4在某些字体下可以相互反着看),而“颠三”则是指数字3被颠倒写作8(同样地,在某些情况下,3和8可以通过镜像或旋转变成对方)。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儿童在学习数学初期可能会犯的错误,即把数字4和6、3和8混淆,或者顺序记反。这种表达方式带有一定的幽默感,用于描述小孩子容易出错的行为。

造句

  1. 小明做作业时不小心将“9”写成了“倒四”,真是调皮。
  2. 老师在批改小红的练习册时发现她把3和8搞混了,看来是“倒四颠三”的错误又出现了。
  3. 爸爸看着乐乐把4说成6,不禁笑着纠正道:“这是‘倒四’哦。”
  4. “真不好意思,我刚才在计算中把8看成了‘颠三’,太粗心了。”小强惭愧地说。
  5. 小丽在抄写数学题时不小心将“9”误写为“倒四”,这真是个典型的“倒四颠三”的错误。

以上这些句子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人物行为来展示“倒四颠三”这一概念,使它更加生动有趣。

分词解释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diān

1 头顶:华~。2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3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4 上下跳动:~簸。5 同“ 癫 ”,精神错乱。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