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不如亲见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闻不如亲见的简介:
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百闻不如一见」。见「百闻不如一见」条。
2. 此处所列为「百闻不如一见」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1>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2>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3>度,臣愿驰至金城4>,图上方略5>。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注解〕 (1) 度:音ㄉㄨㄛˋ,推测。 (2) 充国:指赵充国(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孙,西汉陇西上邽人。善骑射,好兵法,熟悉匈奴与羌族的情况。武帝时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将;宣帝时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于农,为世所推重。卒谥壮。 (3) 隃:音|ㄠˊ,远,同「遥」。 (4) 金城:古郡。在今甘肃兰州之西北。 (5) 图上方略:绘制地图,拟定攻讨计划,一同奏上。
3. 此处所列为「百闻不如一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百闻不如一见」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听别人述说千百遍,不如亲眼看一次来得真确。典源出自《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赵充国是武帝时破匈奴的大将军。宣帝时羌人入侵边疆,攻城夺地,杀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计议,赵充国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带兵抗敌。宣帝问他需要带多少兵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情在遥远的地方是很难揣测的,我愿意亲自到西北边境去看看,然后拟好作战计划,再向陛下报告。」赵充国到了边境仔细考察后,拟定了驻兵屯守,整治边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边境终于安定。
《传闻不如亲见》这句成语出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意在强调直接的经验或亲眼看到的事情比听别人说的更为可靠、真实。它传达了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价值,从而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解释: - 传闻:指听到的信息或者道听途说的消息。 - 亲见:指的是亲自见到或亲身经历的事物。
成语强调直接接触和实际观察的重要性,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观点相一致。这在科学研究、新闻报道以及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有用,因为它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
造句: 1. 我之前只听说过这家餐厅不错,但亲自去吃了一次后才知道传闻确实不假。 2. 在购买那件商品前,我特意去实体店看了看实物,发现和网上的描述完全不一样。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传闻不如亲见"的道理。 3. 虽然有很多关于这个景点的介绍文章,但我们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以检验这些文字的可靠性。 4. 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声称在某个地方可以看到极光,于是自己去了那个地方,果然亲眼见证了这一壮观景象。这次经历让他深信“传闻不如亲见”的道理。 5. 小李听朋友说了一家新开的小店很好吃,但他决定亲自去尝试一下,结果发现自己的体验与别人的描述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传闻不如亲见”在鼓励人们根据个人经验来做出判断或决策方面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qīn,qìng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 婚姻:~事。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