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的拼音、解释、组词
伯乐的简介:
bó lè
相传春秋时人,善相马。后用来比喻发现、培养人材的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无伯乐谁相识。
相传春秋时人,善相马。后用来比喻发现、培养人材的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无伯乐谁相识。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孙伯乐。后用来比喻善于发掘人才的人。【例】好人才还是得靠伯乐来发掘,才不会被埋没。
1. 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 造父的别称。《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参见「造父」条。
《伯乐》的详细解释
伯乐是一个汉语词汇,来源于中国古代传说。它指的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常用来比喻那些能够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贤士或能人。
- 来源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文章《马说》,其中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来表达对鉴赏人才者的敬重。
- 含义释义:
- 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 比喻能够识人用人的好眼光或好本领。
例句:
- 他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伯乐,总能发现并挖掘有潜力的新员工。
- 王老师不仅是教学上的高手,还是一个伯乐,经常能从学生中发掘出他们未曾意识到的优点和潜能。
- 老板非常赏识这位经理,认为他就是公司的伯乐,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 他在这次人才选拔活动中担任评委,展现出了伯乐一般的才华,成功地发现了多个优秀的人才。
- 在音乐学院,许多音乐家和作曲家都把这位老师视为自己的伯乐,在他的指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造句中,"伯乐"这个词语被用在不同的语境里,以展示其核心含义——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的能力。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伯乐”这个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