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佃作的简介:

diàn/tián zuò
1.从事耕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从事于农业。《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称地为双》:「近读云南杂志曰:『夷有田,皆种稻,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趋之,犁一日,为一双。』」

在现代汉语中,《佃作》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可能您想询问的是“佃作”这个词组或与之相关的词。不过,在一些地方方言或者特定的历史文献、文言文中,“佃作”通常指的是农民按照地主的要求进行耕作,并且要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赋。“佃”字在此处是承租土地的意思,而“作”则是从事劳动或工作的意思。

以下是对“佃作”的详细解释:

  1. 定义:指受雇于地主或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耕种作物,按照约定交付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或者货币给地主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这种方式在封建社会中十分常见。
  2. 特点
  3. 租佃双方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4. 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可以是实物形式也可以是货币)以获得田地使用权。
  5. 农民有权自行耕种并获得剩余的农产品。

造句

  1. “张大爷家那块土地,以前租给村民王三哥佃作,结果今年收成不错。”
  2. “小李子自打回到老家,就接手了父亲留下的田地,准备自己佃作以维持家庭生计。”
  3. “乡间的农户多数是佃作形式,在丰收的季节里忙着收割稻谷,准备缴租给地主。”
  4. “古代的小农经济中,佃作是常见的一种生产方式。农民依靠自己的劳动耕种土地,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和赋税给地主。”
  5. “对于那些无力购买大量土地的农户来说,通过与地主签订佃作合同来租赁土地是一种有效维持生计的方式。”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佃作”这一词汇。如果有其他相关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diàn,tián

向地主或官府租种土地的农民:~户。~农。~客(晋代世家豪强荫庇下的一种依附农民)。~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