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梆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梆的简介:

chuán/zhuàn bāng
1.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

  • AI解释

传梆》在传统中国戏曲中特指一种用于传递信息或信号的一种敲击乐器,多为木制扁圆形状,一端较厚,另一端有柄。它主要用于夜晚巡夜人员传达时间、警报或紧急情况等信息,在古代戏曲表演或民间活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梆子的节奏和声音变化可以用来传递各种不同的情节信息,是古代戏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造句示例:

  1. 在那个年代,村子里的人们依靠传梆声来知道什么时候该熄灯睡觉。
  2. 戏曲舞台上,演员手中拿着的梆子敲击出急促的声音,预示着即将发生激烈的场面。
  3. 当夜幕降临,远处传来了清脆的传梆声,那是巡更人正在履行职责。
  4. 为了保持演出的真实感,在这次传统戏剧比赛中,参赛者特别强调了使用真实的传梆乐器。
  5. 历史研究中,通过分析传梆的声音和节奏变化,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具体情况。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bāng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