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旄头的简介:

máo/mào tóu/tou
1.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 2.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帝王卫士所持的旗。《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下》:「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理兵,乘鸾辂九旒旄头羽骑。」

2. 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赐东海王彊虎贲、旄头、钟虡之乐。」也作「旄骑」。

3. 昴宿的别名。《汉书.卷二六.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参见「昴」条。

《旄头》,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时,通常指的是星宿名。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旄头”是北方七宿之一“氐”的一部分,它位于北斗七星的东南方,属于二十八宿中的“昴宿”,与战争、敌对势力等军事相关事项有关联。

详细解释

  1. 天文意义:“旄头”在古代星象学中代表了特定区域内的几颗星星组合。这些星星在古人看来预示着军队或战争的相关信息。
  2. 历史记载与文化含义:《旄头》不仅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术语,还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军事背景意义。比如,在一些古籍如《史记》中提到的“昴宿主武”,便是指以昴星、包括旄头在内的区域来预兆战争的胜败。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常以“旄头”象征战争或敌对力量,例如:“夜观天象,旄头黯淡,恐有不祥之兆。”
  2. 在描绘古代军事场景时,作家可能会这样写道:“旄头闪烁,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3. 诗歌中也可见“旄头”的身影,如: “旄头西落人未归,寒霜满地月无辉。”
  4. 当讲述关于古战场或英雄传说的故事时,可以使用:“自古以来,旄头所向,无不披靡。”
  5. 在描述某个王朝衰落或者历史事件中,可以用“旄头失色”来形容局势的逆转或变化,例如:“正当国力鼎盛之时,旄头却突然失色,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请注意,“旄头”的使用多见于文学和历史类作品中,其具体含义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这一词汇通常保留了其古义,并没有广泛的语境应用。

分词解释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