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局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信局的简介:
mín xìn/shēn jú
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流行于沿江﹑沿海及运河沿岸城市。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最盛。1896年清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 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流行于沿江﹑沿海及运河沿岸城市。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最盛。1896年清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 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由私人经营的邮务机构。以递送信件、包裹以及办理汇兑事务为主,并往往兼办货运等业务。如:「邮局取代了早先民信局的邮务工作。」
《民信局》,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于历史背景或特定地区的地方文化。根据现有资料推测,“民信”一词通常与民间信用、民间信托等概念相关,而“局”则多用来指代某种机构或者管理部门。因此,《民信局》可能是某一时期内用于管理和监督民间信用交易的官方机构名称。
详细解释
由于《民信局》并非正式的词语或标准术语,其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来理解。如果这是一个假设的概念,则可以这样解读:在古代或某个特定社会环境中,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民间借贷、信用交易等经济活动的官方机构,以确保这些交易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造句
- 在清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纷纷设立了《民信局》,旨在规范和监管民间借贷市场。
- 清政府试图通过建立《民信局》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 如果遇到无法偿还的债务问题,可以向当地的《民信局》求助寻求解决方案。
- 《民信局》的设立标志着当时对商业信用管理意识的增强。
- 研究者认为,《民信局》的存在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金融和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民信局”并非一个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的标准词汇,上述解释与造句是基于对“民信”一词含义的合理推测。如果需要准确的信息,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资料。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信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
局
jú
1 部分:~部。~麻(局部麻醉)。2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3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4 棋盘:棋~。5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6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势。7 弯曲。8 骗人的圈套:骗~。9 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促。~限。10 人的器量:~量(liáng)。器~。~度(dù)。11 某些聚会:饭~。饮~。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