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褂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汗褂儿的简介:

hàn/hán guà ér/er
汗衫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贴身、轻软、能吸汗的短衣。

汗褂儿》是旧时北京地区对一种夏季便服的称呼,是一种轻薄透气、便于穿脱的衣服。这种衣服通常用棉布或者麻布制作而成,颜色多为浅色,如白色或淡蓝色,因其常在出汗后穿着而得名“汗褂儿”。它适合在炎炎夏日里作为短途出行或日常休闲的搭配服饰。

详细解释:

  1. 材质:通常采用轻薄透气的棉布或者麻布制成。
  2. 颜色:多为浅色,如白色、淡蓝色等。
  3. 穿着场合:适用于夏季日常穿着或是外出活动,尤其适合在出汗后更换,保持凉爽舒适。
  4. 历史背景:反映了旧时北京地区人们对于夏季穿衣习惯的讲究和适应气候的方式。

造句:

  1. 夏天天气炎热,小明穿上妈妈给他买的汗褂儿去公园游玩。
  2. 在胡同里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穿着汗褂儿的老先生,他悠闲地打着扇子。
  3. 每到夏天,老北京人就会换上轻便的汗褂儿来应对高温。
  4. 小店里的小贩穿上了新做的汗褂儿,看起来更加精神了。
  5. 看着窗外如火的骄阳,小芳决定回家换上一件清爽的汗褂儿

分词解释

hàn,há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水。~流浃背。2 出汗,使出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马功劳。~牛充栋。

guà

1 上身的衣服:~子。马~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