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灾的简介:

shuǐ zāi
1.亦作"水菑"。 2.因久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原因而造成的灾害。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因久雨、河水泛滥、融雪或山洪暴发等因素而造成的灾害。【例】连日的豪雨,已使各地水灾频传。

1. 因久雨、河水泛滥、融雪或山洪暴发等因素而造成的灾害。《谷梁传.庄公七年》:「秋大水,高下有水灾,曰大水。」《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河北连年水灾,流民未复。」

《水灾》是指由于洪水泛滥或者暴雨导致河流决堤、水库溃坝等原因,使大量土地被淹没的现象。这种自然灾害不仅会对农田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详细解释如下:

  1. 成因:主要是由降水过多、持续时间长引起河流泛滥;或是由于暴雨直接导致地表径流过大而引发的洪水灾害。
  2. 特点:通常伴随着水量迅速增加,可能导致土壤饱和,从而加剧了水灾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在某些情况下,水灾可能是由自然原因(如极端天气)或者人为因素(如排水系统失效、城市化进程中不恰当的土地利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影响
  4. 经济方面:农田受损导致粮食减产;工商业设施被淹,造成经济损失。
  5. 社会层面:居住区受淹或居民被迫撤离,生活受到影响。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当地社区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6. 环境生态:大量水源的涌入可能导致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以下是使用“水灾”这个词造句的例子:

  1. 为了防止即将到来的水灾,当地政府已提前组织群众转移并加固堤坝。
  2. 水灾过后,村庄恢复重建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3. 在这次水灾中,小明家被淹了,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 遭遇水灾的农民们现在面临着农作物歉收的困境。
  5.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造排水系统以预防未来的水灾。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zāi

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害。~患。2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惹祸。幸~乐祸。破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