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先王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先王的简介:

fǎ xiān wáng
1.先秦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的政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尧﹑舜﹑文﹑武。与"法后王"相对。

  • AI解释

关于“法先王”这个词语,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两个部分进行理解: - “法”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效仿、遵循的意思。 - “先王”指的是古代的圣明君主或贤者。

综合起来,“法先王”的意思是指效仿或遵从古代的圣明君主或贤者的做法。这句话多用来指倡导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参照古代明君的统治方法。

造句示例:

  1. 儒家思想中提倡“法先王”,认为后世应该以古人为榜样来治理国家。
  2. 他强调,当前社会的发展应该借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要“法先王”。
  3. 在教育改革上,我们应“法先王”的治学之道,重视儒家文化中的精髓。
  4. 我们现在讨论的制度设计,可以参考“法先王”,吸收古代治理智慧。
  5. 为了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法先王”之道。

请注意,“法先王”这个概念更多出现在传统语境中或古典文献里,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在实际对话或写作时,可能会根据需要调整表述方式以符合现代语言习惯。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