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棉花套子的简介:

mián huā tào zǐ
1.方言。棉花胎。

  • AI解释

《棉花套子》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或短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和可能存在的文化背景,可以推测它可能是与某种特定情境相关的说法。通常,“棉花”指的是棉纤维的植物,而“套子”则常常用来指包裹、装入或者固定物体的装置。因此,在这种理解下,“棉花套子”可能会是一个比喻或具象化的表达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解释和几个造句:

解释

  • 比喻含义: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棉花套子”可能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保护性措施、包裹物或者某种策略性的应对方法。它暗示着用像棉花一样的柔软方式来处理问题或保护对象,类似于“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

造句

  1. 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他选择了一种如棉花套子般温柔的回应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避免了冲突。
  2. 在设计一个新项目时,团队提出了一种策略性的方法,就像给每个成员都穿上一层保护性的“棉花套子”,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新的挑战中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支持。
  3.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妈妈选择了一种温和的方式,像是给他们穿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花套子”一样,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4. 他决定采取一种策略性且柔软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就像给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提供了一个“棉花套子”,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并促进积极的合作氛围。
  5. 在这次谈判中,公司采用了温和但坚定的态度,像为每一次对话都加上了一层“棉花套子”一样,确保了双方都能满意地达成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棉花套子”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是标准汉语中的固定用语,在实际使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境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mián

1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通称“棉花”):~袄。~被。~布。~纺。~桃。~纱。~线。~絮。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tào

1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手~。外~。2 加罩:~裤。~袖。3 重叠的:~版。~耕。~种(zhòng )。4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5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制服。~路。~数。~曲。配~。6 模拟,照做:~用。~语。生搬硬~。7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圈~(喻陷害人的布置)。8 栓系:~车。9 用谎骗取:~取。~购。~汇。10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连环~。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