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逆的拼音、解释、组词

乱逆的简介:

luàn nì
1.叛乱;叛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社会纷乱不安。《三国演义》第三回:「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

乱逆》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行为或言论违背正理正道,甚至颠覆秩序、挑战权威的情况。其中,“乱”指的是混乱、不正常;“逆”则意味着违反、背叛。

详细解释:

  • :指的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可以是社会、政治、家庭等层面的混乱。
  • :有违背的意思,既可理解为与常理相悖,也可理解为背叛或颠覆既有规则和秩序。

综合来看,“乱逆”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破坏正当秩序的行为,强调行为或言论的错误性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成语中蕴含着对正统价值观和秩序的维护之意。

造句:

  1.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皆以扶助社稷为己任,若有人叛逆乱逆,必将遭天下人唾弃。
  2. 那些不顾国家民族大义之人,其行为实乃乱逆之举,终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3. 任何试图通过暴力手段颠覆现有秩序的人都是乱逆之徒,应该被绳之以法。
  4. 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一切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它们都是乱逆之举。
  5. 对于那些妄图分裂国家、破坏和平统一大局的分子,我们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其乱逆行为。

分词解释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