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犁条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俄伊犁条约的简介:
zhōnɡ é yī lí tiáo yuē
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中国伊犁地区,崇厚奉命谈判擅签《里瓦几亚条约》,仅收回部分土地,而划失土地甚多,另偿付“兵费”五百万卢布。清政府改派曾纪泽修约,争回了一部分土地,“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通过此约及其后的界约,沙俄又割占七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中国伊犁地区,崇厚奉命谈判擅签《里瓦几亚条约》,仅收回部分土地,而划失土地甚多,另偿付“兵费”五百万卢布。清政府改派曾纪泽修约,争回了一部分土地,“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通过此约及其后的界约,沙俄又割占七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 AI解释
《中俄伊犁条约》是1881年4月29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一个双边条约,是中国为了结束第二次中俄划分西北边界谈判的结果。该条约涉及了新疆地区的领土问题,并为后来的新疆地区划定了边界。
详细解释:
- 背景:在晚清时期,清朝面临外部势力入侵和内部动乱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沙俄对中亚地区的扩张引起了中国朝廷的高度关注。
- 主要内容:条约主要确认了伊犁及其周边区域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并规定了双方在边界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若干条款。此外,该条约还确立了中、俄两国对于边界的共同管理机制,以确保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
- 历史意义: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沙俄在中国西北边疆的扩张受到遏制,同时它也体现了清政府在面对外部挑战时采取积极防御立场的决心。
造句:
- 这个《中俄伊犁条约》不仅巩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还为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
- 尽管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中俄伊犁条约》的基本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庆祝《中俄伊犁条约》签署14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回顾那段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 通过研究《中俄伊犁条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边界谈判的艺术。
- 我们可以从《中俄伊犁条约》中学习到如何在面对领土争端时采取明智和有效的外交策略。
分词解释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俄
é
短时间:~尔。~然。~顷。
伊
yī
1 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2 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3 姓。
犁
lí
1 耕地的农具:~杖。~铧。~头。木~。2 用犁耕地:~地。~庭扫闾(喻彻底摧毁敌巢。亦称“犁庭扫穴”)。
条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