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仪的简介:

liǎng yí
①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②指阴阳,男女:淆乱两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地。《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晋.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

两仪》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易经》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中,“两仪”是指天地、阴阳或两种对立而统一的基本元素,代表着宇宙间最原始的状态。

详细解释: - 阴阳说:在古代中国哲学里,“两仪”常常用来指代阴和阳这两种相互作用的自然界基本力量。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认为世间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对的力量构成。 - 宇宙起源论:在一些古代神话或哲学体系中,“两仪”也可象征着宇宙初始状态,即从无到有的过程。

造句示例:

  1.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易经》是探讨天地、万物之理的重要经典,其中“两仪”代表着自然界最基本的阴阳二力。
  2. 中国的道家思想里,“两仪生四象”,强调了宇宙间事物相互转化和平衡的重要性。
  3. 这首诗以“两仪”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的深切向往。
  4. 阴阳学说在《周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常常用“两仪”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5. 在古代文人的著作里,“两仪”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诗意表达,如诗文中常常借用这一词汇描绘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分词解释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