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铎的简介:
mù duó
1.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2.以喻宣扬教化的人。
1.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2.以喻宣扬教化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政教振召集群众所用。
2. 比喻宣扬教化的人。【例】天将以夫子为本铎。(《论语.八佾》)
1. 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 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木铎》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个词汇。其主要含义是指一种古代用来召集民众、宣布政令或发布消息的器具。
详细解释
-
起源:在先秦时期,《周礼·天官·医师》中有“木铎以召人”的记载,说明木铎最初是用于召集人们的一种工具。
-
构造与用途:木铎是一种有把手的小铃铛。它的主体是用木头制成的圆筒形壳体,在壳体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金属制的舌片。当摇动时,金属舌片击打木质外壳发出声音。这种声音清脆响亮,能够传得很远。
-
象征意义:后来,“木铎”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性很强的词汇,用来比喻传递信息、知识或者重要消息的人或物,也象征着传播真理和教化的角色。
造句
- 在古代,当有重要的法令颁布时,就会敲响木铎来召集百姓。
- 李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活力与智慧,就像一把木铎,在学生心中播下求知的种子。
- 周末社区活动中心会定期举办文化讲座,他们就像一面挥舞的木铎,引领更多人走进知识的殿堂。
- 作为一名教师,你就是那把木铎,用你的声音传递知识和智慧。
- 在这次重要的环保活动中,志愿者们扮演了类似古代敲木铎的角色,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环境。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木铎”一词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背景,也展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