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之才的拼音、解释、组词
朽木之才的简介:
xiǔ mù zhī cái
像烂木头的才能。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之人。
像烂木头的才能。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之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1. 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朽木之才》这个成语并非标准的汉语成语,可能您想要表达的是“朽木不可雕也”。这是一句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的名言。其意思是指那些品格恶劣、无可救药的人或者事物,比喻某些人或物素质低下,已经败坏到无法修复的地步。
详细解释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其中“朽木”指已经腐烂不能使用、无用的木材,“雕”是雕刻的意思。孔子说这句话时,意思是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品格败坏到极点,就像朽木一样无法再加以改进或修复。
造句
- 对于这些顽固不化的人,我们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真的像朽木一般无可救药。
- 希望别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朽木之才上,因为他们的品质和行为可能根本不会改变。
- 这次的失败让我们意识到,有些人确实就像朽木一样不可雕琢,无法与他们合作实现目标。
- 经过多次尝试无果后,老板终于放弃了那位朽木之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 老师对那些常常违反校规的学生也感到无奈,有时候他们会让人觉得就是一些朽木之才。
请注意,“朽木之才”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对“朽木不可雕”的理解延伸而来。如果您有其他语境或特定需求,请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朽
xiǔ
1 腐烂:腐~。~木。永垂不~(“朽”在此引申为磨灭)。2 衰老:衰~。~迈。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才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